爱读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爱读文学 > 大汉有活爹 > 第二百三十章 (大章)七年等一回!

第二百三十章 (大章)七年等一回!

  第二百三十章 (大章)七年等一回! (第1/2页)
  
  离开研究院,霍海的车直接前往了新城。
  
  此时,全城各地,所有的告示牌上,正在疯狂的张贴告示。
  
  不少人都聚集在了告示牌前。
  
  现在不是几年前了,现在在长安主城住的人,小半都是认字的。
  
  准确的说是以前住在长安的老长安,都认字,新来的劳工此时站在告示牌前,才知道为什么别人要学认字。
  
  “嚯哟!”
  
  “大政策啊!”
  
  “少尉大人大手笔啊,上台就搞个大动静。”
  
  “扑街,人家是大司农,不是少尉了。”
  
  现场不认字的人,看着别人讨论的热烈,就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到底什么意思啊,大家怎么都这么关心这个事儿。
  
  以前告示牌不是没贴过告示,但是也没有看得人都现场就热烈的讨论上了的情况出现啊。
  
  “兄弟,上面写的什么意思啊?”
  
  还真就应了那句话,民以食为天。
  
  旁边的人告诉他:“告示上公布,从今天起,允许所有平民食用羊肉。取消以前只有贵族才能吃羊肉的法律。取而代之的是公布了养殖法规,责令放养圈养羊的同时必须保证土地不会荒漠化,否则重罚。”
  
  什么事情能引起全民讨论呢?当然是吃。
  
  所有人都在疯狂讨论这件事情。
  
  “啊,可以吃羊肉了,那羊肉比狗肉便宜点,咱们还是买狗肉吃!”
  
  “你真笨啊,羊肉以前便宜是因为以前就那点贵族,所以他们吃得少,没人买,属于买方市场。现在允许吃了,买卖多起来了,吃的人多了,自然而然就涨价了啊,你不会以为现在允许大家吃了,这羊依旧六百大钱一头吧?!”
  
  要知道,六年前,长安的一头成年公羊,价格差不多是一千左右。
  
  而现在,只剩六百了。
  
  这还是刘彻在控制粮价的后果,要是没有刘彻吃掉高价粮,粮食价格早就开始暴跌了,那用粮食养殖畜类的就会变多,那羊的价格还得跌。
  
  其实羊的价格跌到二百多一头,才正常,这保住六百,还是因为刘彻高价收购粮食的原因。
  
  但刘彻也不会亏。
  
  如今放开吃羊了,羊涨价是理所当然。
  
  涨价不怕,恐怖的是,长安就皇家牧场一家能大规模拿出羊来!
  
  整个牧场的估值自然是要飞涨的。
  
  而且,刘彻也不怕牧场的羊被吃完。
  
  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肉羊可以用火车用轮船从北方往长安附近送,送到牧场,再谷饲一段时间,再出产。
  
  以皇家牧场六年时间在长安人心中留下的坚实基础,这生意不做成百年老字号,都算后来接手的人脑子不好使。
  
  “这羊涨价了,吃的人多了,狗肉得降价了吧?我等屁民终于能吃上便宜肉了?”
  
  旁边的人看过去:“现在的肉还不够便宜?”
  
  目前一只羊出肉二十斤,价格是六百大钱,一斤肉是三十大钱。
  
  而猪的价格只剩三大钱一斤了。
  
  狗的价格差不多是五大钱一斤。
  
  这个价格说实话比几年前没低多少。
  
  几年前肉更贵。
  
  但问题是,几年前买一条狗一头猪是要买一整个,然后自己搞定。
  
  现在买肉是可以去市场,买一斤精肉。
  
  这就是两个概念了。
  
  实际上现在生猪价格已经到一大钱了,而狗的价格不到两大钱。
  
  这个价格对比几年前,已经低的离谱了!
  
  但……
  
  “你又错了,羊涨价,狗也得涨价。”
  
  旁边讨论的热烈的人都看向了这个开口的年轻人。
  
  “你这是说的什么胡话,人家允许普通人吃羊肉了,大商人们肯定愿意吃羊肉而不是狗肉,他们不吃狗肉了,吃狗肉的人变少了,狗肉价格难道不会下跌?”
  
  这个年轻人看向质疑的人:“你在说什么胡话?”
  
  “大商人们吃羊肉,就等于吃狗肉的人变少了?长安城的人口每天都在上涨,你们不知道?新来的人赚了钱后,不吃狗肉?”
  
  “现在的运输线路往长安运输货物,总运量是固定的,能运送这么多粮食进来。”
  
  “而羊的出肉率低,狗的出肉率高,允许吃羊了,市场上的商人为了赚钱,就会大规模的养殖羊,就要耗费更多粮食。”
  
  “这样一来,粮食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
  
  “与此同时,吃狗肉的人一点没少,长安人口越来越多,粮食需求进一步变高。”
  
  “这粮食价格变高需求变高双重推动下,粮价还是要上涨的。”
  
  “这样一来,狗肉养殖成本变高了,自然就要涨价了。”
  
  年轻人说完后得意的看向四周的人:“明白了吗。物品卖多少钱,不是以买的人多寡或者出多少钱决定的。是以他的成本决定的。”
  
  “如果有一天成本过于高,大家不买了,那这个物品只会退市,并不会降价,没人会做亏本生意。”
  
  他这么说,其他人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说的有道理啊。”
  
  “原来是这样。”
  
  “你这么聪明,你说说这个政策的意义是什么?”
  
  年轻人手中的小杆子敲打左手手心:“这当然是为了提高长安的工人比例。”
  
  此话一出,现场的人都懵了。
  
  允许普通人吃羊肉,和提高长安的工人比例?这有什么关系?
  
  年轻人看大家都不明白,得意:“看不懂是吧?那我给你们讲一下。”
  
  “第一,长安城有大量的原住民,还有很多各地的比较有钱的人,来到长安后,依靠本身的钱,日子过得好好的。”
  
  “这些人如果还过过去那种,每天三顿饭,十天一顿肉的日子,以现在的粮价,用到死都花不光他们的钱,更何况现在把钱存进银行还有利息,他们吃利息都够过日子了。”
  
  大家听完面面相觑。
  
  年轻人继续:“而允许普通人吃羊肉后,大家会一辈子不吃吗?就算平时吃不起,那逢年过节,得吃一吃吧?就算有人逢年过节也不吃,那大不了大农令想个法子制造个节日,说这个节日就得吃羊肉,不就完事儿了?”
  
  “这样一来,这里吃一点那里吃一点,生活成本变高了,那他们就没法躺在长安过日子了,就只能去做工人,这不就提高了工人比例么?”
  
  这有道理啊!
  
  众人听完都在点头。
  
  年轻人:“第二,这个法令,是允许普通人吃羊肉,但没有允许一种人吃羊肉,那就是奴隶。”
  
  “众所周知,在大汉,奴隶几乎是自愿卖身到公卿王侯之家的。”
  
  “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普通人差不多,就算是差一点点,但也是旱涝保收,不用自己愁吃愁喝。”
  
  “倘若,奴隶吃的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好,到了一定程度后,贵族养不起了怎么办?”
  
  有人开口:“废除奴隶?让他们自己去当工人?”
  
  年轻人:“也许这一个政策做不到,但是这样的政策来个三五个七八个,最终奴隶主只能慢慢妥协,让手里的奴隶,变成工人。”
  
  “未来啊,大部分家庭就算有钱,也养不起奴隶,最多能雇佣长工,很多家庭没那么有钱,自己的活儿又干不完,就得雇佣短工,也许两三个家庭合起来养一个工人,而不是一家养一个奴隶。”
  
  “这解放出来的两个人,就成了工厂的工人。”
  
  “那大贵族家庭更是,这些家族谁不蓄奴几百甚至上千?都得吐出来。若是没有人口,商业怎么繁华,大农令怎么提升大汉经济?”
  
  年轻人说完,摊开手,示意所有人,不服的话大可以站出来辩一辩。
  
  人群背后,传来了声音:“蒋不疑,把他嘚上车。”
  
  “是,大农令!”
  
  众人回头,年轻人也回头,蒋不疑一把拎着年轻人就走。
  
  几年前,蒋不疑刚刚开始发育时,就一挑二杀了两个匈奴刺客。
  
  如今跟着霍海这么久的时间,好吃好喝的养着,又跟着海军路博德的人操练了不少时日,也是一把好手,不输给皇甫华。
  
  逮个读书的年轻人,还不是手到擒来?
  
  众人一看是霍海在外旁听,都笑了。
  
  “你小子,乱说话得罪了大农令了吧?”
  
  “就算你说的都是真的,你胡乱说穿大农令的意图,岂不是找事儿?”
  
  被抓着衣襟提起来的年轻人:“你懂个屁!老子发达咯!这政令无解的,就是阳谋,没法解决的,谁都没法儿,根本不怕说,就是更多人知道也没关系。”
  
  “你能忍得住能买羊肉吃却不买吗?你能忍得住赚了钱有好日子不过过苦日子吗?还是哪个贵族能逆时代潮流?”
  
  只要妥协奴隶问题,就能节约大量的成本,就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变得更富有,有几个大贵族非要逆向走?
  
  那到时候家道中落,也轮不到他蓄奴了。
  
  马车上,蒋不疑把年轻人放在了马车地板上。
  
  霍海靠着沙发:“起来坐,地板凉。”
  
  年轻人也不客气,爬起来拍了拍屁股,坐在了侧面沙发上。
  
  霍海:“叫什么?”
  
  年轻人拱手行礼:“在下刘鸿坪,拜见大农令。”
  
  霍海看了一眼年轻人的手:“皮肤细嫩没干过粗活,以前就是读书人。”
  
  “皮肤白嫩,是一个日照很少的地方来的人,蜀郡人是吧?”
  
  “来了长安时间不长,但是每天都在抛头露面,手腕往上,衣领往上,都晒黑了。”
  
  其实正常人来说在长安是不可能晒黑的,长安有个什么鬼太阳晒啊,也没多少人要在烈日下打工啊,再说了这怎么热也属于北方啊。
  
  长安周围一圈的人,都比长安人黑。
  
  但唯独蜀郡来的人,在长安,都能晒黑。
  
  毕竟从雪白变成月牙白,那也是一种变黑。
  
  太好分辨了。
  
  刘鸿坪嘿嘿一笑:“瞒不过大农令。”
  
  霍海:“聪明人是不会天天好为人师的,除非有好事。”
  
  “你是怎么知道我要从这儿过的?”
  
  说白了,刘鸿坪就是要学的文武艺,售与帝王家。
  
  只是他没门路,所以就在长安找门路。
  
  他这种没门路又没有具体的手艺的人,很难出头。
  
  人家去当门客,说出自己的本事,也就被收下了。
  
  但是刘鸿坪这种人有智慧有谋略,却没有具体干某一件事情的能力,所以没法去找这种工作。
  
  若是在一百年前,哪怕在六年前,这种人当门客,也很容易混出头。
  
  因为会来事儿,有馊主意,陈掌就是这种。
  
  但是在现在不行了。
  
  因为长安的实业发展的太快了,那些工科人才把贵人们的眼睛都给沾满了。
  
  刘鸿坪就混不出头了。
  
  所以,他只能想办法,当众展现自己分析事情的才华。
  
  你别管分析的对不对,说的头头是道,就是一种本事。
  
  展现了本事后,谁要是看得上,谁就掏钱拿走。
  
  但霍海疑惑的是,他怎么知道自己走这儿。
  
  自己的行程就蒋不疑和大农令府衙的武官知道,而且是刚知道的,因为自己也没有确定去哪儿,所以都是现指定的路线走。
  
  刘鸿坪拱手,嘿嘿一笑:“其实在下卖力的演出,是要等风亭侯刘继。刘继宗室出身,为人豪爽,学习新学,光交宾客……”
  
  霍海:“停,我知道了,你刚刚已经吸引到刘继的注意了,刘继在三楼吃饭,远远就看见我的车来了,让你在这儿吸引我的注意,然后好吹嘘他。”
  
  刘鸿坪拱手:“嘿嘿,大人明鉴。”
  
  霍海:“按理来说,知遇之恩很难报,刘继先遇到你,你得给他效力。”
  
  刘鸿坪:“大人,我认为风亭侯肯定希望我日日夜夜在大人耳边夸他。”
  
  霍海笑了:“倒是有点意思。”
  
  等了半天了,也没出发,霍海看了看窗外。
  
  一个眼熟的人走了过来。
  
  当然就是刘继。
  
  这皇三代挺有意思,现捡现卖。
  
  看到霍海看向自己,就笑了起来,拱手:“大农令。”
  
  霍海:“刘继,吃了没?”
  
  刘继刚吃下去的东西还在嗓子眼呢。
  
  “吃了点,还能吃!”
  
  霍海:“吃了点还能吃?硬吃啊?”
  
  刘继拍胸脯:“能吃是福!”
  
  霍海哈哈大笑:“走,我请你吃饭,跟着我的车?”
  
  刘继立刻招呼自己的人驱车出来。
  
  马车才启动。
  
  霍海:“去个蜀郡人聚集的多的地方,饭店多的地方。”
  
  刘鸿坪立刻出了马车,坐在副驾驶的位置,给蒋不疑指路。
  
  这刘鸿坪以前肯定没少当师爷,门儿清。
  
  在权力场上,上位者最喜欢三种人。
  
  会做饭的厨子,会当保镖的司机,会写文章的师爷。
  
  霍海提拔的厨子,和司机,不是一个两个了。
  
  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师爷。
  
  因为霍海没有一个需要师爷的职务。
  
  现在有了。
  
  而师爷,要有两个功能。
  
  一是写文章,能拿得出手的公文,能完全领悟霍海的意思,完全不差事儿的把文章写出来。
  
  同时,还时不时的能出主意。
  
  这种主意,也许霍海永远都不会听。
  
  但如果有一次霍海听了,办成了一件大事儿,那这个师爷就是天大的功劳,养他十年二十年,那都是血赚。
  
  郭嘉郭奉孝,就是这一类人。
  
  但和郭奉孝不同的是,这个时代还没形成师爷的传统,所以师爷们不知道师爷应该干什么事儿。
  
  而霍海觉得刘鸿坪比较好,用不着教太多。
  
  毕竟霍海说完要干什么后,刘鸿坪没有傻兮兮的说‘我知道有个地儿蜀郡人多’,而是直接去找蒋不疑规划路线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