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爱读文学 > 大汉有活爹 > 第二百四十章 最擅长的事

第二百四十章 最擅长的事

  第二百四十章 最擅长的事 (第1/2页)
  
  萧广:“实际上,铜价值绝对不会是以前的一半,你们别忘了研究院传递出来的消息,不久之后大汉要开始使用电力,而电线只能是铜线。”
  
  “未来,铜的价格会暴涨,比现在高的多得多。”
  
  “这才是大司农让货币不要和金属挂钩的原因,就是为了解放铜。”
  
  “我们此时如果开始屯铜,几年后,依旧可以以现在四倍甚至更高的价格卖出去。一亏一赚,实际上翻了一倍。”
  
  但此时,大家都沉默着。
  
  大汉发展最快的时间里,把所有资产兑换成五年固定升值一倍的铜,赚吗?
  
  如果是普通人百分之一万可以做啊。
  
  但是自己手握大资本,什么不能赚钱?随便去研究院买几个专利,请几个研究院吃吃饭拉拢感情拉拢他们一起合作,多开几家公司,不知道能多赚多少钱。
  
  但,如果眼瞎放弃了,那未来大汉经济不再高速发展的时候,朝廷随时可以用纸币收割自己。
  
  这太难受了。
  
  堵也不是,放也不是。
  
  曹襄看出了他们的纠结:“获得什么,就一定要付出什么,我们不可能把好处都占了,就算是陛下自己,也放弃了很多。”
  
  “大司农,放弃的更多。”
  
  “你们说说看。”
  
  有人询问:“平阳侯,你知道为什么霍海要在这个时候推出纸币吗?”
  
  曹襄深吸一口气:“因为……同关煤矿附近,所有地表煤矿浅层煤矿,八年过去后,全部挖完了。”
  
  “如今,通关煤矿必须把技术和力量全部拆分,下放到各个地方去。”
  
  “也就是说,未来几年地方上发展将会非常恐怖,所以需要钱。”
  
  大家顿时明白了什么。
  
  不是霍海选了这个时候,而是其实霍海没做好准备,但是到了这个时候煤比挖完了,必须要推出纸币了,否则市场要崩溃!
  
  “倘若市场崩了……”萧广:“似乎我们的钱也就成了废铁了,所以大司农根本不怕我们搞事情,因为我们不会自杀的。”
  
  曹襄叹了一口气:“我老婆也是这么说的。”
  
  曹襄懂什么经济啊,但是现在曹襄也结婚了,娶了一个富商的女儿,强强联合之下,曹家发展势头更猛了。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居然又被闷了一头,想使劲儿没地方用力。
  
  “大司农每次都这样吗!?”
  
  “等一等,如果同关煤矿要把煤矿的开采权扩散下去了,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地方上复刻当初霍氏的成功啊?”
  
  “这才是新战场!”
  
  很快,这群人就打定了主意。
  
  当初霍海如何在商业上崛起,带领长安崛起,那是有迹可循的。
  
  只要学习霍海,在其他地方以同样的部署,难道成功不了?
  
  再说了,没人有想法复刻长安那种巨大的成功,他们只想要有一丁点长安那种势头,就够他们赚麻了。
  
  这群人中,就算有些人不服气,但也很快认可了这一点。
  
  这就是商人最大的问题,短视。
  
  他们还谈不上资本,还没有那种布局三代的魄力,而刘彻这种人就有布局百代的魄力,甚至这还是因为秦始皇布局万代的活儿干的太完蛋了,才给刘彻整的只要了百代。
  
  如果是在明末,那群官僚,资本,明面上的官员暗地里的走私商贩掌握全球海运,拨动白银这根琴弦的那些江南官僚,恐怕绝不会妥协,而是一定会抗争到底。
  
  但是没用,江南官僚虽然厉害,但是他们北方的同行把他们给卖了。
  
  什么东西都可以卖,才是资本的特征,缺的只是价格。
  
  对资本来说,任何东西都可以卖,包括阶级立场。
  
  ……
  
  此时,霍海刚刚从皇宫出来。
  
  坐在车上,还没准备走。
  
  霍海只有在车里这片刻,才完全和皇家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才多坐了一会儿。
  
  蒋不疑询问:“大人,为什么这个纸币的消息透露出来后,居然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抵抗呢?”
  
  在蒋不疑看来,以他的阅历看来,这个消息应该遭到全民抵制才对。
  
  整个大汉,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奴隶,所有人都应该会反对纸币才对。
  
  但事实上是,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奴隶,几乎没人反对。
  
  除了想要靠这个事情出名的人之外,几乎没什么人在这件事儿上发言。
  
  这不奇了怪了吗。
  
  霍海:“不疑,你要记住,辩论不是靠事实。”
  
  蒋不疑:“我知道,是靠雄辩,只要声音大,就能压过事实带给人的感官。”
  
  霍海摆了摆头:“那是我忽悠别人的,如果这就是真相,这么多年来,怎么没有人能赢过我?难道我每次做事都大声嚷嚷了?”
  
  为什么这一次纸币的消息要提前透露出来?是因为刘彻有顾虑。
  
  现在大汉好不容易走到了这条路上,几乎肉眼可见的拥有了一统全球的实力。
  
  现在刘彻只有两个打算,在大汉境内,修建四条铁路,一条往东通千乘。
  
  一条往南通成都。
  
  一条往北串联起在漠南和北方雪原中发现的那些能源。
  
  一条往西,直通葱岭山口。
  
  只要四条铁路修好,大汉在现在这个局势下,就没有任何人能够反叛了。
  
  而这一切不是空谈。
  
  项绪上任安洛铁路总经理后,一直在累积各种经验,无论是工程经验,还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经验,还是搭建隧道门桥的经验,还是管理调度铁路火车的经验。
  
  各方面的经验都已经积累了进五年了。
  
  如今往北的铁路已经都探明线路了,马上就要开始修建。
  
  而沉井法这种上千年前就有的技术,在工业时代,当然又复现了出来。
  
  围堰法也没什么难度。
  
  长安城很多老宅子人家里本身是没有地窖的,但是现在富裕了,要挖地窖来存以前只有贵族能用的冰块。
  
  所以,围箱法发展很迅猛。
  
  围箱法发展久了,那围堰法设备,就给整成标准化了。
  
  那么多建筑工人里,很多新技术被搞了出来,成为了大工程技术。
  
  目前,只要舍得人力,就能在黄河上架桥!
  
  当然了,目前举国之力最多能腾出人手架两条这么大的桥,所以,至今为止还不能动洛阳往北的桥,只能先在九原怀朔之间修个桥。
  
  别看这儿黄河不宽,但是桥计划的是八百多米长!
  
  这条桥,要把北方大量的人力物力抽调过去。
  
  如果是五年前,大汉根本没资格修这条桥,没资格去规划往北的铁路。
  
  但是如今可以了。
  
  在安洛铁路后,大汉已经休整了四年没有任何大工程了。
  
  在安洛铁路之前,实际上基建类工人多达四百万,但安洛铁路时期,也减少到了五十万。
  
  不为别的,就是休养民力。
  
  这和起来,就是修养了五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