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坑“爹” (第2/2页)
她到底在做什么?为何那日从宫中回去后会失魂落魄,然后就再也没出过院门?诸葛亮心中不禁有点担心,想去别院看看……算了,还是去东宫吧。
东宫,小黄门直接带着军师到了太子寝殿,诸葛亮一个皱眉,怎的都快正午了,太子还在睡觉?
进了寝殿,他的眉头才舒展开,换上了无奈又心疼的微笑。
只见刘禅坐在胡床上,裹着锦被,手中拿着的可不就是自己抽空给他默下的《六韬》?然而这孩子正在打瞌睡,脑袋一点一点的,手中竹简眼看就要掉他身边的炭火盆里。
诸葛亮快步上前,从刘禅手中抽走竹简,刘禅惊醒,睡眼迷蒙中就看到军师先生站他身前,吓得一个激灵,立刻就醒了。
站起身来,“军师先生,您怎么这时来了?”
诸葛亮将竹简放于案上,“既困了,就去榻上安睡,何必如此?”
刘禅不好意思的笑,“林先生说了,这几日她不在,回来是要查阿斗的课业的。”
“哦?”诸葛亮眯了眯眼,“林洗马不是只教太子武艺么?怎的还要管太子学文?”
“不不不,林先生说,她不懂这些,只是这些书籍都是军师先生于百忙之中亲自为阿斗誊写的,费时费力,林先生说,不许阿斗辜负了军师先生,所以她回来后会帮军师先生抽背一些,看阿斗有没有听话。”
“嗯,最近是微臣太忙了些,忽略了太子的功课,既如此,微臣现在就考校太子一二。”
“啊?”刘禅快哭了。
诸葛亮却是没管,背着手说了一句:“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太子接着背。”
刘禅安心了,这段是林夕重点要他看要他背的。
“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诸葛亮眼睛一亮,之前每次考校,太子要么磕磕巴巴,要么压根不会背,哪有一次如今天这般流利和不假思索?
“民不失务,则利之。再背这段。”
嘿!林先生神了,她说她押的题准没错,果然,这题他又会了!刘禅美滋滋的张嘴就接下去。
“农不失时,则成之,省刑罚,则生之;薄赋敛,则与之;俭宫室台榭,则乐之;吏清不苛扰,则喜之。民失其务,则害之;农失其时,则败之;无罪而罚,则杀之;重赋敛,则夺之;多营官室台榭以疲民力,则苦之;吏浊苛扰,则怒之。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己物。此爱民之道也。”
诸葛亮是真的高兴了,猛地回身,笑容满面,“好!好!好!太子殿下能如此勤勉好学,乃天下之幸也!”
见他还想继续考,刘禅赶紧阻拦,“叔,别考了,再考就该不会了。”
一声“叔”,让孔明哑然失笑,这是每次刘禅有事央求他时的惯用称谓。
“好吧,太子能有如此进步,已经不易,望再接再励!跟微臣说说,《六韬》你一共背了多少?可有不理解处?”
诸葛亮走到侧案后坐下,摇着羽扇,颇有想好好教学一番的意思。
刘禅却是哼哼唧唧,“只背熟了《文韬》的《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传》几篇,阿斗还在继续背后面的,林先生临走前为阿斗简单讲述了一下内容,说《文韬》是现在阿斗需要明白的为君之道,乃大道。”
诸葛亮连连点头,“既然林先生只是为太子简单讲述了文中内容,那今日微臣就结合如今吾大汉面临的局势,为太子深入讲讲这《文韬》吧。”
往常,对太子的教导都卡在第一步背书上,现在林夕帮他解决了第一步的难题,那后面结合实际讲述理论,则水到渠成了。
有了现实的对照依托,不再是枯燥艰涩的文字,刘禅听起来也颇有兴趣,眼睛越瞪越大,越来越亮,最后竟然还能提出问题。
“军师先生,那现在面对益州的这些豪右,除了父王娶吴氏为后,给各世家子弟以官职以外,还能有什么方法呢?”
诸葛亮闻言十分欣慰,孺子可教也!“这个问题,微臣也给不了准确的答案,或许,破局之法就在于林洗马了。”
说到这,想起林夕把自己关在别院中好几日不出,不由得还是问道:“太子,前几日与林洗马说了什么?”
刘禅正因为军师对他的满意而高兴,闻言愣了一下,莫名道:“啊?哪一日?”
“便是她与你见面的最后一日。”
“哦,先生说直到新年都不会来东宫了,孤问她为何,她说……”说到这,刘禅看了诸葛亮一眼。
“她说,一切都是为了军师。”
诸葛亮面色稍变,隐隐有些热,嗯,一定是离炭火盆太近了些。
“那为何微臣听闻她从东宫出去之后便失魂落魄,然后便再也没有出过门?”
刘禅开始心虚了,眼神躲闪,“啊?先生竟然,失魂落魄了么?那个,那个,叔,阿斗说了,你别生气。”
嗯?果然是阿斗与她说了什么?
“太子尽管说来。”
“那个,阿斗问先生,是不是心悦军师。”
“什么?”诸葛亮惊得站起身来。
“你这孩子,怎的,怎的如此唐突!”这种话岂是可以如此直白问出的?
“林洗马如何回的?”
刘禅看了看诸葛亮,心中腹诽,明明自己也很想知道答案么!
“林先生自然矢口否认啦,但是阿斗才不信,她脸都红了,那样慌张,明明是心悦军师先生的,只是不好意思承认而已。然后,阿斗就说,军师先生忙于国事,家都不回,连黄夫人都一月见不上几面,所以心悦军师不……好。”
刘禅越说,就见他家军师先生脸越黑,最后忽然又煞白一片,不由得更加心虚,话也不敢再说了,走到诸葛亮身边坐下,抱着他的肩膀,“叔,阿斗是不是说错话了,阿斗不是故意的,你别生阿斗的气。”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诸葛亮自嘲一笑,“太子所说,句句无错,微臣又怎会生太子的气?”
他怎的忘了,自走出草庐的那刻起,他就已经以身许国了,注定不会再是女子良配,已经连累了月英,如今,却又对林夕起的什么心,动的什么念?
可他已经舍不得放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