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实施 (第2/2页)
差一点被江海宁点了额头,还得对之感恩戴德,许正扬有苦难言地朝江海宁致着谢。
几天后,许正扬得到了江海宁的答复,她父亲江奉国已经争得了上级有关领导的同意,县机械厂可以试着招收临时工,但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
不管怎么严格的考核,先报上名再说。江海宁让父亲是机械厂库管员的王玲拿回了一张报名简章,许正扬认真阅读之后,不免喜忧参半。
简章上招收临时工的条件是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的男女青年,要求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如果是协议要求做工满月计的长期工,按不同工种计时或计件付薪酬。如果按钟点时间做工,薪酬为长期工工时单价的三分之二。
当然,按钟点做工恰恰符合了许正扬现在的情况,他在上学,是不可能做长期工的。但同工不同酬的待遇,让许正扬心里很是不平衡。可话又说回来,能有这样的机会,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许正扬来不及多想,就拜托王玲让他爸给要一张报名表来,趁别人不在的时候,偷偷地填完,让王玲帮忙稍去。同时千叮咛万嘱咐,请王玲为他去机械厂做临时工的事保密。
王玲不理解许正扬的举动。“许正扬,不就是干临时工嘛,这有啥需要保密的!”
“上着学做工,好说不好听呀!”许正扬面带为难之色。
“好好!大老实人许正扬既然有难言之隐,那我就不给你宣扬就是啦!”
王玲觉得农村里出来的许正扬平日里生活俭朴,挺不容易的,去机械厂做工挣点钱,也是为了补贴生活学习所需,就答应为他守口如瓶。
江海宁为许正扬提供了入厂的必要程序。面试合格后要先体检,然后进行简单的理论考试,都通过以后,就可以入厂做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