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危机突来袭 (第2/2页)
贵和以极为精准的行家语言剖析了问题的实质。
“贵和大哥果然一语惊人,不同凡响。有道是‘不鸣则罢,一鸣惊人’,今天算是领教了。”于庆辉竖起了大拇哥。
“贵和大哥分析地很有道理。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何在光明街站稳脚跟,不光要靠我们兄弟的实干精神,还要靠我们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今天咱们就讨论到这里,往后几天,咱们多考虑考虑,人家老兰包子有灌汤包的绝活儿,咱也得引进点新鲜东西,也让光明街的人们眼前一亮,使之成为咱德义和的又一经济增长点。至于这个经济增长点是什么,我现在也没有目标,大家群策群力,往后这段时间多留心多打听,兴许能爆他个冷门。哥儿三个认为怎么样?”
许正扬也谈了自己的想法,言语之中对德义和的冲出困境信心百倍。
“行,就照扬哥说的办。”于庆辉首先表了态。
“好,就这么着。”张晓峰举手赞成。
“这倒是个好的想法。虽说糖酥鲤鱼、拔丝山药这些菜,我做的味道还可以,但毕竟是其他饭店的大众菜,没有什么新奇。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口味高了,总想吃点新鲜的,在新鲜上做文章,路子对头!”贵和最后画龙点睛。
后来事实证明,这次会议对德义和将来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用江海宁的话说,它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德义和饭庄,挽救了德义和的弟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