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爱读文学 > 手刃刀芒 > 第235章 杨贵妃红颜薄命(JFU)

第235章 杨贵妃红颜薄命(JFU)

  第235章 杨贵妃红颜薄命(JFU) (第2/2页)
  
  虽然主意已定,但唐玄宗毕竟要顾忌皇家的颜面,不能直接将儿媳纳入后宫。他先用为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让杨玉环出家当了女道士。等了五年之后,又重新赐婚给儿子寿王,自己则将杨玉环接进了宫,而且一封就是贵妃之位,从此宠冠六宫。
  
  杨玉环进宫之后,唐玄宗对她极尽宠爱,比当年的武惠妃还要有过之而不及,甚至还亲手废了皇后,让杨玉环成为了宫里最尊贵的女子。虽然她没能亲自坐上皇后之位,但宫中地位礼遇俨然已经是中宫之主了。因为杨玉环喜爱歌舞,善音律,玄宗为其琴谱《霓裳羽衣曲》。这首曲子代表的是他对月宫仙女的向往,而他将此曲送给杨玉环,就代表着杨玉环就是他心中向往的仙女,可见唐玄宗对杨玉环的迷恋与喜爱。
  
  除了杨玉环自己荣宠不断,她也为家人换来了功名利禄与荣华富贵。唐玄宗将杨玉环的三位姐姐封为一品夫人,并赐他们华丽的住宅。据说,就连公主见到她们都不敢轻易说话,连宴席入座也要等她们先坐,可见其嚣张跋扈。
  
  女眷们尚且如此,杨家男人们更是高官厚禄,几乎杨玉环每个兄弟都得到了唐玄宗赏赐的高官之职,远房表兄杨国忠(本名杨钊)更是在唐玄宗的庇护下从一个无恶不作的市井混混,成为了当朝宰相。可以说,那时候的皇室贵族都没有杨家地位尊贵。
  
  杨家靠着妹妹杨玉环的荣宠开始肆无忌惮的作恶,各种欺压鱼肉百姓,连其他朝廷官员都不看在眼中,因此朝内上下对杨家极其不满。玄宗李隆基将一切看在眼里,太过分的时候他也会惩治一下杨玉环和杨家,比如将她几次撵回娘家。
  
  可往往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等到消气之后,就还会把杨玉环给接回来。两人就像是寻常夫妻那样,虽然有矛盾会争吵,但谁也离不开谁。尤其是玄宗,他只要几天看不见杨玉环,就觉得心里少了点什么东西。
  
  若是玄宗能励精图治,他对妃子过度宠爱朝臣们也不是完全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玄宗自从有了杨贵妃,就开始疏于朝政,宠幸一些奸佞之臣,譬如杨国忠、安禄山之流,致使山河动荡,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名起兵,致使玄宗带着杨贵妃与杨国忠等人节节败退,逃亡到了马嵬坡。陈玄礼等禁军虽然忠心护主,却对杨国忠以及杨玉环痛恨不已,威胁玄宗处死两人,否则不愿在对其进行保护。
  
  玄宗十分不忍,百般周旋也未能让陈玄礼等人回心转意,最后只能选择牺牲贵妃,保全自己与李氏江山。曾经万千荣宠,尊贵无比的杨贵妃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历史上关于杨玉环的真正死因其实有很多争论,因为她的尸体不知所踪,也没人见过她的坟墓,只能通过各项记载来推断她真正的死因。
  
  关于杨玉环的死因论有很多种,第一种是按照大多数记载中的那样,她被高力士用白绫勒死于马嵬坡前。这段内容在《新唐书》和《旧唐书》中都有着相应的记载,真实性很高
  
  而这第二种死因是说杨贵妃死于佛堂。在《旧唐书.杨贵妃传》中曾有这样的记载:陈玄礼在杀完杨国忠等人后,认为祸根仍在,要求玄宗诛杀杨贵妃以绝后患。玄宗无奈答应,让高力士将贵妃带到佛堂里面用白绫勒死了。
  
  至于第三种死因则是说杨贵妃与杨国忠一样,死于陈玄礼等人的屠刀之下。关于这项死因的猜测,来自于杜甫写的《哀江头》一诗,其中关于杨玉环的描写中有一句“血污游魂归不得”。其中的“血”字隐约透露出了杨玉环并非缢死,因为勒死是不会见血的
  
  从上述的这三种死因来看,第一种和第三种的可能性比较大,第二种的可能性较小一些。毕竟禁军与陈玄礼等人对杨家与贵妃恨之入骨,是必然要亲眼见证其死去的,基本不可能让玄宗将杨贵妃带到佛堂里面去杀。
  
  而学者们根据种种证据推测,杨贵妃很可能是死于第三种的屠刀之下,要不然怎么会有杜甫的那句“血污游魂”呢?至于史书关于她的死因不愿意详细描写,可能也是太过残忍的缘故。安史之乱始于安禄山的野心,也是始于唐玄宗的自大与疏忽,归根结底跟杨玉环这样的弱女子关系不大。但禁军与世人都将过错强加于贵妃一人身上,实在是让人唏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