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一十章 防微杜渐 (第1/2页)
“胭脂彩在刚刚出现的时候,是非常精贵的,来自海外万里之外不说,其做色剂还是黄金,虽然说烧造出的颜色和黄金大相径庭,但是成本就在那里摆着,所以能够与胭脂彩搭配的工艺,基本都是当时最顶级的工艺,所以一般胭脂紫的物件,必然就是大开门的物件儿。”启老爷子说得不住摇头。
“不仅仅是胭脂紫,洋红被称为胭脂彩的原因,主要是其烧造出来以后略带螺红的色调,极似胭脂,所以得名。”王老爷子说道:“因为釉料十分精贵,在康熙时期,这个色调只在珐琅彩绘中偶有运用,匠人们发现在如果调整铅硼熔剂和金的细微比例,能够得到浅粉或红紫系统的颜色。”
“在当时的珐琅彩中,胭脂红呈现为淡红蔷薇色,或似红宝石般的浓胭脂色,或是闪紫的苏枋色。”
“我们都知道,康熙雍正两朝的珐琅彩瓷器,那是景德制胚,送来京中由宫内造办处瓷器作上彩描绘再次烧造的,工艺是当时天下之冠,所以不仅仅是胭脂紫,只要是胭脂水或者胭脂红这一系列的物件儿如孩儿面、粉红、辣椒红,那都得是一眼大开门儿,根本不可能出现在鬼市上,就算是偶有出现,也不可能出现很久都无法易手的情形。”
周至就捂着嘴贼笑:“好险好险,幸好这件儿是雍正时期的。要是珐琅彩,那指定轮不到我。”
“这件东西其实最近在大柳树也算有点名儿的。”马爷将碟子翻了过来,有些哭笑不得:“主要是这个粉彩寿桃上面加草率的朱砂四字款识,太胡闹了。”
“这个也不是胡闹。”启老爷子说道:“其实那批瓷器也就十几件,这个款识的问题也困惑了我们很久,但是在内活计档里也没有任何记录,所以我们也不知道具体的成因。”
王老爷子就责备起马爷来:“别人不知道还罢了,你怎么也不知道呢?当年我和启老为了辽宁那几件这类瓷器,给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写了报告。”
“天地良心啊!”马爷叫起了撞天屈:“我回来立马问遍了瓷器所的师兄师弟们,全都不知道!后来再一了解,你们当时是在书画组,打报告管人家瓷器组的事儿,那篇报告被压了,就没有公布全国!”
“那人家肘子又是怎么知道的呢?”王老爷子反问道。
“啊这……”
“咳咳……”周至赶紧替马爷打圆场:“其实我知道这事儿纯粹属于巧合,是研究两位留下的书画调查报告的时候发现的,那篇文章夹在书画调查报告当中,估计是瓷器组那边不知道,书画组这边没重视,而且那批资料也没有出版,是我让马爷找人给我复印的。估计保管那批报告的师兄们都是研究书画的,真没有留意到这上头来。”
“其实我还有一个疑问。”
“哦?”几人顿时被吸引住了注意力:“什么疑问?”
“我在想当时的人是不是已经发现了瓷器釉料中的矿物质对人体可能的伤害?”
“为什么要这样讲?”
“你看啊,这个瓷器已经将釉上彩加到了瓷器的外面,不与食材直接接触的地方。”周至又将碟子翻了过来:“内部是白地儿,只用了少量的粉彩装饰,从成份上来说,对人体不至于造成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