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爱读文学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七百一十八章:卫子夫:朕朕朕!狗脚朕!

第七百一十八章:卫子夫:朕朕朕!狗脚朕!

  第七百一十八章:卫子夫:朕朕朕!狗脚朕! (第1/2页)
  
  大汉·宣帝时期
  
  在这一点上,刘病已想对乾隆说。
  
  朕懂你。
  
  许平君在刘病已怀里轻泣着。
  
  他一边安抚着,一边轻声道:
  
  “花朵盛开,触目皆是。”
  
  “但唯有一朵,与众不同。”
  
  “因为它是自己亲手种下的。”
  
  ……
  
  【三月二十二日,乾隆发布谕旨,给皇后加谥号“孝贤”。】
  
  【这是所有皇后谥号中最好的一个。】
  
  【所以后来人们都称富察皇后为孝贤皇后。】
  
  【孝贤皇后去世,乾隆非常悲痛。】
  
  【但斯人已逝,能做的,只能是为她办一个盛大的葬礼。】
  
  【所以乾隆对孝贤皇后的葬礼非常重视,要求每一个细节都要办得完美无缺,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百分之二百的好。】
  
  【但是,大臣们不了解皇帝的心思。】
  
  【在他们心目中,孝贤皇后的丧事和别的皇室丧事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只需要例行公事按部就班地完成既定程序就可以了。】
  
  【所以这个葬礼办得就和皇帝的要求有了差距。】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想到了另一件事。
  
  是关于他爹娘的。
  
  归去之人不可追,满腔的悲痛无处宣泄。
  
  对我最重要的人已不在,活着的那么多人无一人能和她相比。
  
  悲痛之情会化作愤恨。
  
  “乾隆的宽仁给了他们错觉啊。”
  
  ……
  
  【在备办孝贤皇后丧礼中,因备办丧礼“失职”,十六名官员被革职问罪,六十九人受处分。】
  
  【有些官员被降级的理由,仅仅是因为皇后的册书和宝玺制造得不够精良,行礼仪的桌子不够干净。】
  
  【但事实依然没完,满族旧习,遇到皇帝皇后的丧事,一百天之内,大臣们不能剃发,表示自己光顾着专心致志地悲痛了,顾不上收拾自己的仪表了。】
  
  【不过这只是一种不成文的风俗,法典《大清会典》中并没有记载。】
  
  【天长日久的,也就把这个事忘了。】
  
  【雍正皇帝去世时,很多大臣在百日内已经剃发了,当时也没有任何人追究。】
  
  【所以孝贤皇后死后,许多人也正常剃了头发。】
  
  【然后乾隆上朝后发现了。】
  
  【结果就是,一品大员,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以及湖广总督塞楞额,被乾隆赐令自尽。】
  
  【湖南巡抚、湖北巡抚两人也因此革职。】
  
  ……
  
  {处于丧偶期的人,最容易出现人际关系不协调的状态,经常是无缘无故地指责别人,对别人发脾气。}
  
  {原因很容易理解,他们内心很痛苦,也希望所有人都能体会理解他的痛苦。}
  
  {身处巨大痛苦中的人,总觉得别人对他的关心同情不够。}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你的天塌了,对别人来说不过是个谈资罢了。}
  
  {乾隆就是这样,他不明白天都塌下来了,他最亲爱的人都去世了,他的世界已经变得暗无光彩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却若无其事,该吃吃,该睡睡呢?}
  
  ……
  
  大汉·昭帝时期
  
  刘弗陵抬头望天。
  
  心中一片无言。
  
  你说巧不巧,他又想起他阿父了。
  
  “在极度悲痛中,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加节制地释放自己内心的痛苦,通过惩罚他人来泄怒。”
  
  “然后就造成了天下那么多人倒大楣,掉了脑袋。”
  
  巫蛊之祸的延续不就是如此吗?
  
  皇帝逼死了废太子,然后又后悔了,他悲痛、愤怒、最后指责那场祸事里的一切人。
  
  但他有没有指责过自己呢?
  
  刘弗陵眼神晦暗不明。
  
  ……
  
  【乾隆十三年十月,翰林院要为刚刚去世的皇后写祭文。】
  
  【乾隆对把祭文拿来亲自检查了一遍,看了之后,认为其中“泉台”之词不妥。】
  
  【他认为“泉台”这两字不够“尊贵”,“岂可加之皇后之尊”,皇后这样尊贵的人?】
  
  【随后下令,把主管翰林院的大学士张廷玉,罚俸一年。】
  
  【而在乾隆十三年(1748)正月,年过七旬的张廷玉就上奏请求告老还乡,没有批准。】
  
  ……
  
  大明。
  
  朱元璋眉头突然一跳。
  
  他看向马皇后出声询问道:
  
  “正月……”
  
  “咱记得乾隆与富察的第二位嫡子就是年三十没的吧?”
  
  马皇后体会了一下这种心情。
  
  爱子刚刚夭折大臣就避嫌告老。
  
  年轻气盛的皇帝当然会记恨于心。
  
  于公,你是朋党领袖。
  
  于私,你不体朕心。
  
  不弄你真是念头不通。
  
  朱元璋觉得乾隆还是挺能控制情绪的。
  
  他代入了一下自己……
  
  这些家伙一个都活不了。
  
  活了也得是残废。
  
  老朱心下突然升起一丝怪异。
  
  他真的爱富察皇后吗?
  
  ……
  
  【乾隆十四年,张廷玉再次上奏请求退休,乾隆批准了。】
  
  【张廷玉临走前对雍正许诺给他的“配享太庙”一事念念不忘,生怕乾隆不兑现,就要乾隆留个保证书给他。】
  
  【往小了说,这是他不信皇帝,蔑视君威。】
  
  【往大了说,这形同逼宫。】
  
  【乾隆不乐意,但又不好发作,还是拟了手诏,重申雍正的遗命,保证等张廷玉死后让他配享太庙。】
  
  【第二天,张廷玉写了个谢恩折,让他儿子张若澄入宫谢恩。】
  
  【乾隆本来被逼着写保证书心里就有火,今天见张廷玉还不亲自来谢恩,火气一下上来,命军机大臣傅恒、汪由敦代写谕旨,要张廷玉交代清楚为什么不亲自来谢恩。】
  
  【结果这边圣旨还没下达,第二天天不亮,张廷玉就跑到内廷见乾隆。】
  
  【乾隆更加火大,说这一定是军机处走漏了消息,不然张廷玉怎么知道,而且“今日既可来,何以昨日不来?”】
  
  【于是,乾隆不仅将通风报信的汪由敦革职,还削掉了张廷玉的伯爵之位。】
  
  【但乾隆终究还是尊重他父亲的遗愿,准许张廷玉身后配享太庙,保留了雍正赐予他的大学士头衔。】
  
  【但乾隆自己赏赐给张廷玉的东西,包括伯爵爵位、物品、在京的府邸等统统收回。】
  
  【乾隆二十年(1755),张廷玉在惶恐、屈辱中终于得以善终,并配享太庙。】
  
  【乾隆也没有放过已经去世十年,但仍有政治影响的鄂尔泰,借着《坚磨生诗钞》案处死了鄂党的胡中藻、鄂尔泰的侄子鄂昌。】
  
  【并将鄂尔泰撤出贤良祠,不准入祀。】
  
  【鄂、张二党被彻底清除。】
  
  ……
  
  {张廷玉小心谨慎了一辈子,偏偏就乾隆十三年开始昏招跌出。}
  
  {但如果单纯觉得这事就是乾隆控制不住情绪,小题大做,那就错看乾隆了。}
  
  {在任何重大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着更为深刻的原因。}
  
  {张廷玉太会揣摩皇帝心思了,乾隆又不像雍正,他最烦这种太过精明的人了。}
  
  {乾隆晚年曾写了一篇文章,回忆自己驾下曾经工作过的五位大学士。}
  
  {其中关于张廷玉,乾隆是这么写的。}
  
  {“张廷玉虽有过,余仍不加重谴,仍准以大学士衔休致,及其既卒,仍令配享太庙。余于廷玉曲示保全,使彼泉下有知,当如何衔感乎?”}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张廷玉虽然犯了错误,我仍然没有严惩他,仍然让他退休了。及至他去世之后,我仍然允许他配享了太庙。我对张廷玉是如此的优容,如此地好,如果他地下有知,是不是得感激得在地下还要再死一回啊?”}
  
  {……他可真狗啊……}
  
  ……
  
  大清·雍正时期
  
  雍正心里憋着一团火发不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