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爱读文学 > 新官路商途 > 第七百二十六章 即将现形的庞然大物

第七百二十六章 即将现形的庞然大物

  第七百二十六章 即将现形的庞然大物 (第2/2页)
  
  对电子元器件市场来说,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一些专业媒体、分析机构,都开始普遍看好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一方面是分析机构预测今年全球手机市场有可能突破两亿五千万部的销售,相比较去年继续维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也普遍预测未来功能更强大的WAP手机,在全球手机市场的销售占比将越来越高。
  
  大家都预测单手机市场,将来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有朝一日有可能达到千亿级别。
  
  另一方面,随着硬件设备的不断突破,更为轻薄的便携式笔记本电脑这两年也在市场出现,并大获青睐。
  
  今年初英特尔发布了笔记本电脑专用的赛扬奔腾3处理器,未来将进一步加快便携式笔记本电脑的发展。
  
  以前各种电子产品的功能相对单一,其他组件技术都没有提上来,便携性要求也不高,普通的镍氢、镍镉电池就能满足主要应用需求。
  
  各种高规格锂离子电池,主要用于数码相机、随身听等高端电子产品上,市场规模有限。
  
  从去年年底以来,这一局面就悄然发生改变。
  
  目前全球市场,高端WAP手机还极为有限,这跟全球移动通讯市场推广无线应用协议的进程有关,但目前在研的WAP手机,基本上都是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电源设计。
  
  轻薄型便携式电脑,每一台则要用到少则六节、多则十二节的液锂电池,是去年底以来直接刺激全球锂离子电池消费激增的“罪魁祸首”。
  
  虽然星源时代目前还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但从去年初开始,星源时代每一个月就要新增一条液锂电池生产线,这样的扩张速度与勇气,也是令人震惊。
  
  南亭集团生产茶饮料,可能对东洲地方的税收、就业贡献很大,但在全国范围,轻工领域的民营企业,受重视的程度还是有限的。
  
  毕竟这个年代,国内轻工领域踊跃出一批知名企业。
  
  然而在全国范围内,锂电池生产厂商,包括星源时代在内则仅有三家,星源的产能规模占到全国产能的八成不说,更关键的是星源时代一个月新上一条线的扩张节奏,并没有暂停的样子。
  
  今年江省核定一百家重点企业名单,朱鹮电子、华瑞电子、秣陵钢铁、江化集团、东洲动力等国有或国资为主的企业集团占据绝对主体,仅有不到十家入选的民营企业集团,星源时代与环泰国际都在其列;反而南亭、泛华、宏亚、常林钢铁等民营企业此时都还没有入选的机会。
  
  当然了,星源时代虽然在东洲等地累积获得逾十亿的贷款,却也远远不足以支撑其如此夸张的产能扩张速度。
  
  主要还是萧良在香港公司的资产,受益这一波全球科技股行情,这两年来膨胀得厉害。
  
  有这些证券资产作为抵押,蜗巢新技术投资才得以在香港从诸多外资银行,获得充足的贷款,源源不断的从日本采购生产设备及原材料,更大力度的支持内地的产能扩张。
  
  萧良从星视董事会辞任后,也有个别了解内情的分析机构,判断是蜗巢新技术投资目前累积的各种贷款债务太高了,而科技股行情不可能永远涨个没完,需要适当减持对星视等科技公司的持股,削减债务压力。
  
  至于蜗巢新技术投资四月底又在媒体单独发表声明,宣布延长星视持股的锁定期,也只能说明萧良在债务压力与持续看好科技股行情之间,还是存在诸多的矛盾、纠结。
  
  但不管怎么说,不把鸿臣、泛华、华茂等关联企业计算在内,仅以萧良个人名下的实体,蜗巢科技、星源时代与南亭集团加起来,跟郑家自然不能相提并论,但相对环泰、宏亚,已经是庞然巨物了。
  
  “你觉得星源时代的电池业务今年年底之前,有没有可能实现盈亏平衡?”郑仲湘抽着雪茄,微微皱着眉头,询问袁可飞他们的意见。
  
  袁可飞知道郑仲湘口中说“做生意不是打擂台”,但在内心深处又怎么可能真容忍萧良如此嚣张跋扈的人,爬到他的头上去?
  
  据公开的资料,星源时代锂电池产能扩张保持不变,今年年底累计投资将达到七十亿;要是萧良对外声称的数据不假,蜗巢科技像无底洞般,今年年底也将累计吞噬掉逾五十亿的研发经费。
  
  这两个数字加起来看似惊人,但要是星源时代在今年年底之前能做到盈亏平衡,那萧良这种“以亏损换市场”“技术暴力突围”的策略,就可以说大获成功。
  
  毕竟萧良理论上能从星视、亚马逊两支股票获得的盈利就太超额了,不仅能填平今年年底之前重筹押注锂电所形成的资金缺口,甚至还能多支持一年这种完全不讲道理的产能及技术的暴力扩张。
  
  真要叫萧良做成了,那他在江省的地位就稳如泰山。
  
  “星源时代成立之后,历次财税申报数据都是严重亏损,亏损数值跟预测也比较接近,应该是比较真实的,”
  
  袁可飞对星源时代还是很有研究的,做手机不可能不对电池下工夫,哪怕目前镍氢电池足够他们用了,说道,
  
  “星源时代引进恩益集团的液锂技术,但在生产线上有所改进,主要是尽可能的采取手工作业,降低自动化设备的占比,最大限度的降低产能投资以及设备折旧成本。不得不说,星源时代这两三年不计成本砸技术砸研发的努力,还是很有效果的,外部预测星源时代足足将液锂的综合成本降低将近百分之二十。要不是做研发积累了不少成果,也不可能这么彻底的消化从恩益引进的工艺。”
  
  林杰、周培薇这次都陪同郑仲湘来到秣陵,听到袁可飞的评价,都觉得很客观。
  
  蜗巢科技像无底洞一般吞噬资金,萧良宣称一年砸那么多资金,有人信,有人质疑。
  
  蜗巢科技申请的专利是多,但绝大多数都没有申请提前公开,一般都需要十八个月才正式对外公布较为详细的内容。
  
  萧良此时做的,除了一小部分专利要跟国外机构抢公开时间,抢专利注册权外,更多的还是防止专利内容公布后,反而提前引导国外机构进入相关领域研究。
  
  人造石墨等领域的专利,蜗巢科技甚至专门申请了保密专利。
  
  这些领域主要也是没有办法形成专利壁垒,蜗巢科技除了保证自身不被国外机构卡脖子外,也只能用这种方式,尽可能延缓国外进入这一领域进入深度研究。
  
  这样才能保证更长的优势时间。
  
  而这些也造成了外部暂时还没有办法准确评估蜗巢科技这几年,特别是这两年大力追加投入之后的成果。
  
  不过,蜗巢科技人员、设备投入,林杰、周培薇、袁可飞都是有目所睹。
  
  他们以常理推测,萧良花费这么大的代价,较好消化了三四年前从贝尔实验室以及恩益集团,引进的锂电池产品技术及相关工艺,也是正常的;这些投入的成果,也直观体现在星源时代对锂离子电池的生产线成功改造上。
  
  通过生产线改造,将锂离子电池的综合生产成本降低百分之二十,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想到这里,袁可飞也是略感惋惜,继续说道:
  
  “可惜的是,萧良抢夺液锂市场的策略还是太激进了,可能也是他对生产线改造之后综合成本降低的预期,又或者良品率的预估过于乐观了。现在国际锂电市场还是比较透明的,星源的锂电太多手工作业环节,良品率相比日本锂电公司,还是差了一大截,出厂的质量也谈不上足够稳定,目前只能低价抢占中低端市场。恩益集团把持星源时代的主要设备及原料供应,其内部评估星源时代今年年底,锂电亏损率可能会比去年只能略降两个点。这个差不多是产能扩张与工厂管控同步推进的极限,同时也是以星源时代能较好消化恩益的先进技术为前提……”
  
  “也就是说,比较乐观的预测,星源时代五六年后都没有指望盈利?”韩振国问道。
  
  “我们还是需要考虑汇率变动,情况要复杂得多,”
  
  袁可飞微微蹙起眉头,从韩振国这个问题,就可以看出他对经济财务,其实并不精通,但在内地证券市场呼风唤雨,似乎也无需精通财务经济知识?
  
  袁可飞说道,
  
  “现在是人民币坚持不贬值,日本、韩元汇率却又贬得厉害,星源为了撬开日韩的市场,不得不将出口价格压得太狠。这也是星源这两年保持产能扩张速度不变,就要承受巨额亏损的关键。要不然凭借其对生产工艺的消化,对生产线成功实施改造,去年底之前可能就已经实现盈利了。所以,我们要预测星源的盈利与否,同样要将汇率变动考虑进来。如果说未来两年,日元、韩元相对人民币的汇率有所回升,那星源就有调高出口价格的机会,也就能迅速缩减亏损率,甚至盈利。还有一个变数,就是全球手机、笔记本电脑制造,正往内地转移,特别是高端部门,星源到时候供应给国内的厂商,相比日韩电池出口到国内,反过来却更有优势了,也就更容易实现盈利。”
  
  “天盈科技也发布公告,即将对亚马逊进行减持,”周培薇说道,“从各方面汇总的数据判断,萧良应该也是比较笃定星源时代两年能够实现盈利的,其产能扩张、研发投入以及减持证券资产,差不多都在围绕这个时间点盘算……”
  
  天盈科技持有亚马逊2.5%的股份,原本减持是不需要公告的,但接受亚马逊注资,彼此就有了利益关联,会被视作内幕消息的知情者,减持就会受到限制,需要提前公告具体的减持计划与用途。
  
  在限定的时间内,也只能减持,不能反向操作。
  
  此外,蜗巢新技术虽然延长对星视持股的锁定,但对其他科技股证券资产,六月往后就明显加快了减持步伐。
  
  鸿臣、盈投控股更是经董事会、投决会讨论,拟定了详细的减持计划,今年底之前都会一步步实施;甚至都有明确的消息传出,鸿臣、盈投控股年底之前,会彻底清空科技股资产。
  
  这一方面说明萧良他们确实是认为科技股行情快见顶了,但这么大规模的资金只出不入,新的流向也明确是各种产能扩张,很显然能看出萧良这些人的真正野心在哪里。
  
  盈投控股参与瑞安化工的增发,以推动狮山湾PX\PTA项目建设,牵手鸿臣介入怡田的投资,成立一期就高达八亿港元的科创投资基金以及星源的产能大扩张,其实都是做好承担证券资产清仓转移的准备。
  
  周培薇更精通财务,这些迹象还是相当明显的。
  
  萧良真正的意图,还是塑造一个超级产业集团,也许在推动星视通讯电子成立的时候,还是有过要跟星视走下去的想法吧?
  
  是看到星视投入研发的决心太不够坚决,就放弃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