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上价值 (第2/2页)
“在好莱坞,将几大公司之外的出品商制作的电影,称之为独立电影。在我这里没有这个概念,我喜欢这个题材,所以就拍了,仅此而已。
当然好莱坞近年开始意识到独立电影的重要性,逐渐的接纳、扶持,这是个好的方向。”
陈奇回答第一个问题,继续道:“昨天我刚好看了《甜言蜜语》,那是部不错的电影。女性导演的女性视角,来展现一个少女痛苦的成长过程,最终回归家庭秩序,有一种沉默的悲痛感。
当一个未成年的少女面对自己或者家人受到侵害,她该怎么做,这是个挺值得讨论的话题。
《小甜心》讲了一个杀人偿命的故事。
杀人偿命,是一种很朴素的道德观念。放在成年人与成年人之间不稀奇,放在未成年人与成年人之间,就非常少见。
女孩子的姐姐被侵害了,往往都是父亲这个角色来执行以暴制暴。那当父亲无能为力时,为什么不能是妹妹来做呢?她难道只能哭哭啼啼,提供一些人性、道德、法治的辩论素材?
我当然不是鼓励女孩子这样做,这样做非常危险。
我只是认为,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她们更应具备一种力量感。我不喜欢《甜言蜜语》那种沉默的悲痛,我更欣赏她们内心的强大与果断的执行力。
《小甜心》其实想表达这个观点,至于那些血浆、尸体都是骗观众入场的假货。”
“哈哈!”
底下发出一阵轻笑,又有人问:“电影戛然而止,而按照常理,妹妹杀了三个人是很难对警方交待的,她会有什么后果呢?”
“如果拍续集,我一定会告诉你们!”
“女主是在‘弑父’么?”
“这要看对‘父’的理解。在片中,‘父’是一套由成年人构建的关于伦理、法治与暴力的社会规则。发生这种惨事,不应由妹妹出面,但她父亲不行了,她必须自己报仇。
她承担了她父亲应有的责任,但这不是一种替代,我更愿意称之为是她个人意识的觉醒。”
记者们刷刷记录,观众们耳目一新。
梅森在心里发出一声fuck,原来电影还能这样强行上价值。
《小甜心》的立意是很丝滑的,往俗了解读,就是一部酷爽血浆片;往高了解读,那就是女性意识。所以需要媒体带节奏,引导舆论方向。
顺带一提,关于未成年人“弑父”的题材,全世界都很少见。
比如国内的反霸凌电影。
要么是未成年人报复霸凌者,要么是家长去报复霸凌者,极少有未成年人在报复霸凌者的同时,还去报复那些包庇纵容霸凌的成年人,比如老师、校长。
对这一类群体的处刑,在国产片里是缺失的——在现实中更是缺失的。
“让我们感谢他们!”
“哗哗哗!”
主持人结束了互动环节,几个人站在台上,再度对观众致意。
(本章完)